近日,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警方破获一起有毒减肥食品案。据报道,涉案团伙通过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直播销售含违禁成分“布噻嗪”的“减肥神药”,导致消费者出现呕吐、肠胃痉挛等不适。目前,警方已刑拘32人,关停直播间15个,并查扣问题减肥产品7万余粒。这些非法添加的减肥成分到底有哪些危害?获批的减肥药就能随意服用吗?记者为此采访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金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噻嗪类利尿剂:快速脱水的“伪减肥”陷阱

在此案中,主播销售的“魔芋魔法豆草本果蔬压片糖果”等产品,声称具有减肥功效。经送检后发现,这些所谓的“减肥神药”均含有“布噻嗪”成分。据悉,国家公布的食品违法添加物质名录中并没有“布噻嗪”,此次经过多方论证后,将“布噻嗪”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金晖介绍,这是一种利尿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肾脏对水分吸收,促使体内水分排出,通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水肿等疾病。”普通人服用后,暂时的脱水效应,短时间内可能会体重速降。一旦停止使用,体重很快会反弹。更严重的是,长期服用此类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钾血症,严重的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此外,长期滥用还可能造成血糖以及尿酸等代谢紊乱,加重肝、肾以及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西布曲明已被明令禁用,酚酞等会损害肠胃功能

记者注意到,在以往破获的减肥食品非法添加的案件中,最常见的非法添加药物有两类:一类是西布曲明;另一类是酚酞、酚汀等药物。金晖介绍,西布曲明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然而该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出现心慌、心悸等,会严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目前,西布曲明已被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酚酞、酚汀等药物主要用来缓解便秘,属于刺激性泻药。”金晖说,“长期使用酚酞等会损害胃肠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异常,甚至形成药物依赖性便秘;此外,由于频繁腹泻,还可能引发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导致低钾血症。”

甲状腺素片:滥用可致药物性甲亢

在门诊,一位乱用减肥药的18岁患者令金晖印象深刻,“小姑娘经人推荐网购了‘中药减肥丸’导致严重药物性甲亢。”金晖回忆,虽然短时间内她瘦了20斤,但很快就出现心悸、手抖、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后经排查发现,减肥丸中竟添加了甲状腺素片,“患者起初还觉得效果很好,饭量不减,竟然还能瘦。”

专家强调,不健康方式减肥,体重下得快并非好事,一是容易反弹,二是可能引发中枢性厌食症,甚至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功能,对身体代谢和精神健康均造成损害。

获批减肥药物,也需严格遵循适应证

目前,我国只有5种药物(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金主任强调,所有减肥药物都有严格的适应证要求,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次,药物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例如GLP-1类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问题。”她表示,有些患者肥胖可能是疾病因素引发,也需要进一步排查如何用药。专家强调,即使可用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健康饮食+运动)仍是减肥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