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深圳宣布,全市政务系统全面启用DeepSeek大模型。2月17日,宣布首批70名政务AI“新员工”已经正式上岗。除深圳外,全国多地政务服务系统开始接入DeepSeek,效率提升,成本降低。DeepSeek,可能引发哪些变革?
为什么DeepSeek在政务服务中这么受欢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孟庆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尤其在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是在政务领域,实际上各个地方尽管都在进行一些探索,但是总体的效果还是不好。这里面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务场景要求政务的各种各样处理要体现一种权威性、可靠性,要很精准,生成式大模型实际上它存在幻觉,它的生成是一种黑箱,是不可解释性的,所以在政务场景中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会出错,有时候不那么精准,所以很多地方在推进政务大模型应用中也有所顾虑。随着这次DeepSeek的横空出世,在很多方面,可以说解决了部分的问题,比如说像DeepSeek它从技术上,它不仅是一种生成,它还有推理的功能。
另外,DeepSeek本身它可以进行私有化部署DeepSeek,因为它的低成本、高性能可以私有化部署,可以说DeepSeek的创新应用可能很快就会在政务领域中进行推开,解决政务中迫切的需求。再加上它中文处理能力很强,非常适合在中文场景下进行使用,所以在政务领域,我认为将来会迎来一个春天。
接入DeepSeek,是否会让城市服务均等化?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孟庆国:确确实实像DeepSeek的创新应用,可以给欠发达地区带来换道超车的机会,因为大家的起步都是一样的,如果能早一点去做规划、做部署,能够和政务系统相对接的话,肯定能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另一方面,作为发达地区现在纷纷的在推DeepSeek各种各样的应用,这些应用也可以复用到欠发达地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可以缩小在政务服务领域区域之间的差异。不管是DeepSeek还是其他的大模型,它在对接使用的过程中,它毕竟还要有一个技术的环境,还要有一些资金的投入,甚至还要有对我们各级干部的信息素养的要求,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这种差距缩小可能是一种趋势,但是想根本性地解决这个区域发展方面,在DeepSeek布局上的一种差异,可能还需要做更多的一些政策设计的工作,来弥补在政务服务中的一些差异。
“AI公务员上岗”需要提前防范和面对什么挑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孟庆国:对于能不能替代大规模公务员,我个人判断,可能它在目前场景下,会对一些工作的环节、工作的事项有替代。更大规模取代公务员,我认为还为时尚早,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观察。
另外,对于政务场景里面的隐私问题、安全问题,的确大模型在应对这些问题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幻觉问题、不可解释性的问题,也包括算法本身带来的一种不公平运行问题,甚至包括算法歧视的问题,如果语料里面有很多的比如说价值观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可能对政务应用会带来严重的挑战。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