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4年外贸总量增量澳门六开彩开奖结果资料查询下载质量齐升
2024年外贸总量增量质量齐升
东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优势互补、各展所长
本报北京1月13日讯(记者顾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了2024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创历史新高,外贸总量、增量、质量实现了“三量”齐升。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2024年中国外贸连续跨过42、43两个万亿级大关,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从增量看,全年外贸增长规模达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1年的外贸总量。其中,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据介绍,2024年我国外贸主要呈现出结构更优、“新”意更足、主体更强、伙伴更多的特点。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进口产品持续多元有效供给,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属性新产品加速出海,跨境电商新业态全年进出口达到了2.63万亿元。2024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近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同时,我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中国已经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
外贸质升量稳,离不开东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优势互补、各展所长。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东部地区继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79.7%;中西部地区也日益走向开放前沿,在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中不断实现开放发展,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25.5%;东北地区的开放水平也进一步提升,进出口规模连续4年创新高,其中出口增长8.1%,快于全国出口增速1个百分点。
通关便利化是外贸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促进外贸稳增长的主要助力。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介绍,近年来海关持续推进监管服务创新,强化优流程优服务、简单证简手续、作业快检查快等举措,努力打造安全、便利、高效的通关环境。同时,重点推进智慧海关各项目总装集成,推动海关监管业务流程以数字化、智能化方式优化再造,深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战应用,打造“无感通关、智能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监管新模式,让外贸企业通关更加省时、省钱、省心、省力。
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为外贸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力。吕大良说,我国绿色贸易领跑全球,绿色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数字贸易蓬勃发展,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在“卖全球”“买全球”方面潜力与优势持续释放;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建设稳步推进,在促进制度型开放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回应所谓中国出口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时,王令浚认为,无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来看,都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广受欢迎,依托的是配套完整、持续迭代升级的产业体系,靠的是研发的持续投入和创新。他表示,一些国家反复炒作,实际上是打压遏制中国发展,本质上是一种保护主义,严重破坏全球产业合作和产供链稳定。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王令浚表示,2024年我国外贸既有量的合理增长,又有质的有效提升,是货真价实的高质量发展。这背后,政策协同发力是“及时雨”,升级版的中国制造和超大规模的中国市场是源头活水,锐意进取的经营主体是持续动力。尽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挑战增多,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将合力推动我国外贸行稳致远。
(经济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邹澜: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的质效和水平。
17。创新物流运输服务模式。推进公铁联运“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结算”,探索建立符合沿边地区多式联运发展特点的业务模式和规则标准,加快与国际联运规则衔接和标准互认,推动多式联运规则标准“走出去”。探索赋予运单物权凭证功能,为有关国际规则制定提供实践支撑。探索开展基于铁路运输单证的金融服务。加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开行中欧班列,有效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支持搭建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优化自贸试验区与周边国家主要城市航路航线网络衔接,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并结合乌鲁木齐机场、喀什机场国际航线网络建设需要,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培育发展国际航空市场。
4。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等事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平等享受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鼓励设立外资研发中心,在研发费用、专职研发人员数量、购置设备等方面降低准入门槛。支持采取“平台+园区”、“机构+企业”的共享开放合作发展模式,建设国别产业合作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