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农业农村部:2024年粮澳门一肖一码100%的准确率食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中新网1月20日电 国新办20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了过去一年来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张兴旺指出,2024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七方面:
第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粮食生产克服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再获丰收,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达到1.413万亿斤、比上年增产221.8亿斤,中国饭碗里装了更多中国粮。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有效巩固,大豆产量2065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进一步提高。棉糖胶稳定发展,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9663万吨、比上年增长0.2%,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供应充足,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老百姓的餐桌更加丰富、吃得更加营养健康。
第二,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全国超过六成的监测对象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也都针对性落实了精准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提高产业就业帮扶质效,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
第三,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75%。超额完成年度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对各地抗旱防涝发挥了重要作用。化肥农药施用持续减量增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处置率分别超过79%、88%、80%。
第四,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改善,预计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8万亿元。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向好,“乡游”、“村字头”IP吸粉无数,带火了乡村、致富了农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3%。
第五,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乡村道路、供水、通邮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减轻了群众人情和经济负担,村跑、村舞、村BA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精彩纷呈,乡村治理取得实效。
第六,农村改革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在安徽、湖南、广西三省区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在其他省份的县、乡镇有序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地区绝大多数农户的承包地总体顺延。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年服务面积超过21.4亿亩次,带动小农户9400多万户。
第七,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组织各地深学细悟“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分片区召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会,实施了一批试点工程,推广了一批典型案例,因地制宜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乡村振兴路径。
张兴旺称,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预计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上还有适度宽松、合理增长的空间。”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将以提升企业和市场主体预期、信心、意愿和能动性为抓手,促进资本和资金更精准、畅达地为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驾护航,以量的合理增长支撑实体经济企稳向好。”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将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