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5年中管家婆一码一肖100中奖国商业十大热点发布 服务消费跃升驱动增长新引擎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中国商业联合会10日在北京发布“2025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评述报告”,服务消费跃升驱动增长新引擎。
报告从进一步扩大消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消费稳定增长、县域商业扩容升级等角度阐述了我国2025年商贸流通领域的热点和创新发展趋势。
热点一:三中全会精神引领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带动流通体系效率跃升。
流通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机制的探索创新带动了行业整体创新,促使传统流通产业焕发新动能。
2025年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应用于流通领域的场景日益丰富,将促使流通过程要素组合实现创新性配置,赋能流通产业加速创新,实现流通体系效率跃升,使流通体系的效率变革实现质的突破。
热点二:扩大消费位置更加突出,消费市场稳定向好增长。
2025年,扩大消费将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消费市场稳定向好增长。首先,扩大消费政策将更具针对性、更富成效性。其次,扩大消费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再次,消费重点领域将持续发力。最后,推动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将成为扩大消费的长期举措。
热点三:“服务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增长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服务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快、热点多、潜力大的领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展望2025年,随着服务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一揽子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我国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服务消费的扩容升级有望进一步提速,潜力巨大。
热点四:县域商业持续扩容升级凸显消费活力,商业企业渠道下沉开辟增长蓝海。
县域商业加快扩容升级,品质提升成为消费新趋势;县域商业支持政策频出,县域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县域商业新模式不断创新,品牌下乡、渠道下沉开辟竞争新赛道。
展望2025年及未来几年,县域消费潜力将伴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而持续不断释放,各类品牌纷纷“下乡”和平台渠道不断下沉,消费梯次升级将持续释放新潜能,并进一步推动县域居民消费加速从实用型向多层次、品质型升级。
热点五:餐饮市场更注重质价比,绿色营养健康消费理念增强。
2024年餐饮业消费整体上更趋于理性,消费者更加注重质价比,质量好但价格比较亲民的餐饮产品成为大众消费的首选。
2025年契合绿色、智能、健康、时尚发展趋势更加明显,面向大众的、范围更广的,能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餐饮产品和服务供给将进一步扩大。
热点六:线上线下应需而变,零售业回归商业本质。
2024年,应需而变成为不少零售企业发展的关键词,回归商业本质,重视商品和服务,贯穿2024年零售行业所有变化的始终,其中电商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包括: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电商不断创新购物场景,将社交、娱乐、健康、智能等元素融入购物过程,挖掘消费需求、疏通消费堵点、推动消费升级,促进了市场的繁荣等。
热点七:生鲜品质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农产品市场带动消费有效增长。
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生活品质要求未降反增,消费需求旺盛,生鲜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规模持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7%左右。
2025年,农产品以冷链物流保鲜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建设将有效推进,主食加工基地,“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业态模式会逐渐成型,农产品市场对接产销、把关食品安全的功能将更凸显,使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损耗更低、品质更高,更好地发挥出平急两用,服务城乡居民美好生活和应急保供的重要作用。
热点八:数字消费打开内需增长新空间,数字文化消费引领生活方式新变化。
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消费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已成为打开消费增长的新空间。
展望2025年,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为数字消费的未来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热点九:商贸物流着力推进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实践。
热点十:零售业出海大势所趋,合规与本地化是成功关键。
展望2025年,中国零售企业出海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企业将更加注重合规和本地化。其次,技术驱动将成为主要趋势。与此同时,多元化市场布局也将进一步拓展。(完)
最后,我期待日本经济界客观准确看待中国发展前景,对中日经贸合作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加大投入,相信你们会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更大成功!
证监会将认真研究吸收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与有关方面一道共同推动加大法制供给、提升执法效能、强化司法保障,更好发挥法治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
国盛证券表示,市场年后连续上涨后,随着高位股的分歧,预示着反弹第一阶段结束,判断市场在短期整理后,将开启反弹的第二阶段,等待新市场主线的出现。技术面看,市场或在防守位2930点上方震荡消耗抛压,市场热点或切换到中盘股方向,关注国企改革、大金融、农业、食品、光伏及部分低位题材的补涨需求;操作上,规避年报业绩差的品种,保持仓位控制,适当高低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