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台办2025年首场发澳门 今晚开布会,这句警告“台独”的话才是重点
中新网1月15日电(李柏涛)“我们半步不退让,惩‘独’打‘独’一步不停歇。”“民进党当局口中的所谓‘民主’,就是民进党作主,为‘台独’服务的假民主。”“这种伎俩欺骗不了人,也绝对不会得逞。”“‘台独’是绝路,统一是出路。”“赖清德以‘台湾’、‘中国’来指称两岸,是不折不扣的‘台独’分裂谬论。”
国台办1月15日举行2025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在谈及民进党当局及赖清德涉“台独”言论时,作出上述表示。
岛内舆论注意到,发布会上还提到一句新的表述:“我们半步不退让,惩‘独’打‘独’一步不停歇。”
舆论:国台办点名“批赖”并非“新鲜事”
日前,赖清德在其所谓元旦讲话中继续兜售“台独”谬论,鼓噪所谓“民主对抗威权”。陈斌华应询时指出,赖清德在讲话中继续鼓吹“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宣扬分裂主张,煽动两岸敌意对抗。
“编造所谓‘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企图蛊惑岛内民众,误导国际舆论,再次暴露其冥顽不化的‘台独’本性和升高两岸对立对抗的险恶用心,暴露其向外部势力献媚输诚的丑态和‘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的企图。”陈斌华说。
有岛内舆论发现,这是大陆方面针对赖清德一再鼓吹“新两国论”,又一次在同一场发布会中,多次对其点名批评。“冥顽不化”“险恶用心”“献媚输诚的丑态”等用词,也可谓一针见血。但也有舆论指出,国台办点名“批赖”并非什么“新鲜事”。有媒体统计,2024年大陆方面共计78次点名批评赖清德。
六问赖清德,“这算什么民主?”
对于赖清德所谓“民主对抗威权”的老论调,陈斌华更是以六问“这算什么民主?”予以回击。
“试问,滥用行政和司法资源,公然迫害主张两岸交流和支持统一的政党、团体与人士,这算什么民主?”
“大搞‘绿色恐怖’,煽动民粹、撕裂社会,这算什么民主?”
“罔顾民意、漠视民利,粗暴剥夺台湾民众参与两岸交流合作的正当权益,这算什么民主?”
“操控媒体,豢养网军,钳制舆论,肆意打压异己,制造‘寒蝉效应’,这算什么民主?”
“挥霍百姓纳税钱,无底线‘卖台’,这算什么民主?”
“自编自导认知战闹剧,制造‘信息茧房’,误导舆论,煽动‘反中抗中’,这算什么民主?”
陈斌华说,一言以蔽之,民进党当局口中的所谓“民主”,就是民进党作主,为“台独”服务的假民主。
“惩‘独’打‘独’一步不停歇”
“台独”是绝路,统一是出路。陈斌华指出,“台独”势力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是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祸根乱源。“对此,我们半步不退让,惩‘独’打‘独’一步不停歇。”
在回答民进党当局再度抹黑污蔑大陆出台的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司法文件时,陈斌华指出,《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是针对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不断进行谋“独”挑衅采取的重大措施,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切实保障台湾同胞安全福祉的应有之义和必要之举。
“我要再次重申,司法文件针对的是极少数涉‘独’言行恶劣、谋‘独’活动猖獗的‘台独’顽固分子,不涉及广大台湾民众。”
专家:依法惩治顽固“台独”合理合法
“坚持依法惩治‘台独’,尤其是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是完全合情、合理、合法的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综合室主任、研究员张华对中新网表示,大陆正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对台工作中,强调用法律方式、法治手段处理具体事务,是一贯坚持的做法。
张华表示,在大陆法律体系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国家安全法》《刑法》等等一系列法律,都有反对和惩治分裂的条文。
“大陆现在已经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惩治分裂和打击分裂的法律体系,以法律方式反对和惩治‘台独’,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主张。”(完)
他历任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公诉处处长,吉林省纪委纪检监察四室主任,吉林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吉林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厅长级),吉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他历任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公诉处处长,吉林省纪委纪检监察四室主任,吉林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吉林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厅长级),吉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