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以其开源、低成本、性价比高的特点爆火国内外,相关讨论热度不断攀升。人工智能火爆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打起了歪主意。除了不断出现的“冒牌”App,国家知识产权局最近通报说,依法驳回了63件恶意抢注“DEEPSEEK”等相关商标的注册申请。恶意申请有哪些危害?国家知识产权局如何坚决打击这类行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通告指出,近期,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研发的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个别企业和自然人以社会公众普遍知悉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名称“DEEPSEEK”或者相关图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个别代理机构涉嫌提供不法服务,具有明显“蹭热点”、谋取不当利益的意图。

国家知识产权局坚决打击此类恶意申请行为,依法对第82848449号“DEEPSEEK”等63件商标注册申请予以驳回。从驳回名单来看,被驳回名称多为“DEEPSEEK”以及图形,申请最多的是深圳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申请了54个相关商标,为此次驳回名单中占比最多的企业。

天眼查App显示,上述公司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深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多年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河发指出,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驳回相关注册申请,对于遏制“傍名牌”、蹭热点等乱象具有非常好的警示意义。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宋河发:很多人注册DeepSeek以后,不以实施为目的的这种非正常商标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给予驳回,这也是现在法律规定明确可以驳回的事项,都特别强调这个实施的情况。对于遏制这种蹭热点获取不正当利益,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制措施,对于傍名牌、蹭热点等乱象有重要警示或防范作用。

立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焱指出,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动驳回相关商标注册申请,首先是为了保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立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张焱:如果被抢注的商标它已经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热点,比如现在的“DeepSeek”,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只要不是权利人自己进行注册的商标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可以直接集中把这些所有的商标全部驳回,这样可以让真正的权利人节省时间和成本,防止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

近年来,部分企业和个人,针对社会热点、知名企业、知名商标、知名人物“蹭热点”“傍名牌”为目的注册商标、牟取不当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东京奥运会期间,奥运冠军“杨倩”“陈梦”“全红婵”等遭遇商标抢注,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商标法相关规定,对上百件恶意抢注商标予以快速驳回,并曝光了申请人和代理机构名单;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已注册的“冰墩墩”“谷爱凌”等43件商标依职权主动宣告无效。张焱指出,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此类商标注册申请,也是为了更好保护公众合法利益。

立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张焱:这些抢注人,它们抢注商标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用,为了之后混淆公众。另外一种情况是他囤积起来,再卖给别人。因此基本上断定,这些人抢注这些商标的目的都是恶意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可以直接驳回。

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将一如既往地保持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高压态势,对恶意申请商标注册、意图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坚决维护商标注册秩序,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开资料显示,不仅仅是在国内,在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多个国家,有超过40个DeepSeek及相关商标已经注册或注册中,特别是在2025年出现大量抢注的商标。宋河发指出,我国国内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经常遇到相关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情况,给企业出海竞争带来相当大的困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宋河发:企业设计出好的一些商标、企业名称以后,要及时申请商标注册,及时申请国外的“马德里(商标)保护”。如果没有保护被人抢注了以后,想把它要回来,比如让国外的商标无效,很难要。因此企业一定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尤其是商标权,企业名称权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