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新健康 | 奥布替尼专家共识澳门历史开奖结果记录:边缘区淋巴瘤治疗有望进入无化疗时代
中新网1月20日电 (梁小燕 赵方园)边缘区淋巴瘤(MZL)是常见的惰性淋巴瘤,也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所有淋巴瘤的8.3%。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日前在会上指出,随着新型BTK抑制剂奥布替尼的研发且纳入国家医保,有望将边缘区淋巴瘤治疗带入无化疗时代。
边缘区淋巴瘤为何“边缘”?
边缘区淋巴瘤是惰性淋巴瘤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好发于老年人。日前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5年CSCO血液肿瘤学术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生存现状和临床诊疗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我国边缘区淋巴瘤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9岁,男性占比为62%。
“由于边缘区淋巴瘤的原发部位较多、分型复杂、异质性高,导致诊断难度较大,这也使其处于‘边缘’状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牛挺教授告诉中新健康。
边缘区淋巴瘤通常发生在淋巴结边缘或附近组织,主要包括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EMZL)、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和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表示,边缘区淋巴瘤符合惰性淋巴瘤的普遍特征:疾病进展慢但易复发,病人需要长期治疗和随访。
白皮书:约62%患者首诊未能明确诊断
“当前边缘区淋巴瘤诊疗中存在着诸多挑战,如诊断不清、首诊科室分散且诊断意识低、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少、传统治疗毒副反应高等问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指出。
白皮书指出,约62% 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可能被诊断为其他疾病,主要包括各部位炎症、IgG4相关性疾病,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等。除淋巴瘤相关科室外,消化科、普外科、呼吸科是常见首诊科室,与发病部位存在相关性。
依据医生调研,胃肠道/消化道、脾、肺等是最常被医生提及的误诊漏诊部位,主要原因在于症状不典型、活检取材困难和病理诊断不足。
专家:治疗有望进入无化疗时代
“边缘区淋巴瘤的治疗手段通常较为传统,早期患者以放疗等局部治疗为主,晚期则以免疫化疗较为常见。”天津市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表示,传统治疗手段存在放疗的安全性、免疫化疗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等挑战。
据介绍,一线系统治疗边缘区淋巴瘤的常见方案主要为免疫化疗和以BTK抑制剂为基础的靶向治疗为主的无化疗模式(Chemo-free)。其中,以靶向治疗为主的无化疗方案正在成为边缘区淋巴瘤治疗的新趋势。
“对于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靶向药可以实现精准治疗,包括新型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表示。
据了解,会议同期发布的《奥布替尼治疗B细胞淋巴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下称,奥布替尼共识2.0)新增了边缘区淋巴瘤(MZL)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内容,更新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的关键研究数据,以及其他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在朱军看来,奥布替尼共识2.0的发布将使奥布替尼更好地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也期望通过跨学科合作与创新,为患者打造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完)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入手。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也会随之垮塌。”
如果中美欧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能达成一些共识,意义将是十分重大的。其中一个关键正如中方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所提到的,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反对利用技术垄断和单边强制措施制造发展壁垒,恶意阻断全球人工智能供应链。能否抱持这种健康的、建设性的心态,不仅关系到此次峰会的具体成效,也关系到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
冯录召教授10月31日在丁香园呼吸时间刊文中表示,首先,近年来新冠防控措施使得流感活动强度降低,流感患病人数减少,因而人群易感性可能增加;其次,流感病毒亚型种类多。今年年初流感以 H1N1 为主,而当前主要流行的是 H3N2流感病毒。另外,总体上流感感染几率较高,尤其高危人群如老年、慢性病、婴幼儿、孕妇等,感染后可能出现重症甚至更严重的临床结局。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