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工智能早已不是高不可攀的“黑科技”,而是实实在在融入生活的“超级助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多地已经开始在政务领域引入这项新技术。人工智能+政务,将带来哪些改变?看看各地的探索。

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上新

AI化身“智能政务审批师”

这两天,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基于DeepSeek大模型开发的智能政务小助手刚刚研发完成,经开区多家企业共同参与了测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企业负责人 王正培:一方面它可以做一些咨询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做材料的审核,减少我们办理的时长。

依托大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小助手能精准识别用户的诉求和条件,化身“智能政务审批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 付哲:能实现边聊边办的能力,帮助企业进行智能的材料预审。

在北京经开区,人工智能还逐步被应用到迎商招商、市场监管、城市治理等领域。比如办事大厅的这位“迎商专员”,可以通过语音对话,为来访企业介绍政策、法规、金融、人才等多领域惠企服务。

深圳福田区:“AI数智员工”上岗

业务场景达240个

在深圳福田区,70名“AI数智员工”已上岗政务服务领域。在福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数智员工可以通过海量案件分析与法律解析,自动生成裁决书框架,将原本数小时的文书处理压缩至几分钟。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员 胡珈华我们平常大量的工作是在裁决书的书写上,自从有了数智员工,(我们)在证据以及事实的一个核心认定上,可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进行检查,提高了我们整体的办案深度。

在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数智员工”可精准解答党费缴纳、组织关系转接等常见问题,释放人力以组织更多社区活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街道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陈佳琪:之前我们会陷入重复性,机械性回答,(现在)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组织亲子阅读,亲子手工这些活动。

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员工们,如今配备了基于Deepseek开发的人工智能办公系统,只需简单下达指令,系统便能在数秒内给出方案。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工作人员 彭博:它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周期性烦琐性的工作,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研究去完成“质”的提升。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 高增:像一个有思维的人在跟你交流,承担一个辅助角色。目前用于在公文写作、政务服务、社区治理、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方面,涉及11大类240个场景。通过人机协同,我们的整体效率提高20%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